在還沒來德國以前,(從網路資訊和教育書籍)常聽到或是讀到:歐美的父母在小孩18歲成年後,就會請小孩搬出父母家裡,請小孩到外租房子,從此爸媽就不再管小孩也不再資助小孩,小孩必須學會打工養活自己。
在交換學生的那段時間,接觸很多不同國家的同學,的確有聽到一些歐美同學說到他們父母在他們成年後就請他們搬出父母家裡或是他們有些想要獨立就會自願搬出父母家裡,找個喜歡的地方生活,自己打工掙生活費。可能就偶爾過節,比如復活節或是聖誕節時回家聚餐,一年就見個幾次而已,成年後/結婚後跟父母的交流隨著見面次數和頻率的減少,父母和小孩的距離也隨之變遠。
但是在南德巴伐利亞鄉下(艾許莉住的地方),打破我對德國人家庭觀念的刻板印象,在這的家庭觀相對其他地區比較傳統,很常見到小孩成年後或是結婚後依然跟父母住一起,結婚後通常會住在不同層樓有私人的生活空間,或是很多人會選擇直接在父母家旁邊蓋房子,常常可以看到三代家庭都住在隔壁,每一代都有自己的房子,大家保有有自己的生活空間隱私但是跟爸媽或是爺奶當鄰居。比如,我們這裡共有六間公寓,就有一間公寓住著一對父母,這對父母的小孩就住在對面的公寓。
就政府角度而言,他們也非常樂見小孩住在父母隔壁,父母年老時,有小孩可以照顧父母,父母不需要送到養老院,生活上不需要政府太多的幫忙輔助,所以如果小孩選擇住在父母家附近,父母年老時,小孩可以從政府得到「Pflegegeld (父母照顧費)」。此外,在德國有些地方要拿到建造許可不容易,比如政府不鼓勵在Ausenbereich(外郊)蓋房子,但是如果跟政府說是小孩要蓋房子在父母家旁邊,就會比較容易獲得政府的建造許可。
雖然南德這裡的人成年後跟父母關係還是很緊密,但是跟親戚的關係有比台灣遠,在台灣我有一堆叔叔阿姨姑姑伯父伯母舅舅舅媽,但是我只看過N的一個阿伯和兩個堂姐,而且就是只見過兩三次不是很熟,就是過節和生日寫訊息祝福而已。
這裡的人普遍很喜歡住在自己出生長大或是父母住的地方,N也是如此。雖然跟父母沒有住在一起,但是開車大概10分鐘就可以到父母家,我們常常會回家,不請自來當媽寶,婆婆也常常會煮好料就把我們邀請回家吃飯,父母有需要幫忙我們也會回家協助。
德國鄉下地方比較傳統,但也因為如此,這裡的家庭觀念跟台灣文化很像。
雖然現在很多人會說「結婚是兩個人的事」,但是我比較傳統吧,我覺得「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很幸運我跟N雖然來自不同文化背景,但是我們的家庭觀很相似,我們都是會想到對方家人而且把家人放在第一位的人!
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歡迎動動手指幫我拍手5下^^,我就有機會從LIKECOIN獲得小回饋!